洪晓娜! 南安逢华镇华美村人,1985年出生的企业家。...
11岁女孩给小卖部老板转账4万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站长微信 ergr2001
河南驻马店的庄女士有一个女儿,今年11岁,半年左右的时间里,女儿频繁出入一家小卖部,一次又一次地往小卖部的会员卡里充值,多则近万元,少则数百元,前前后后累计达4万元。
这些钱是孩子回家用爷爷手机转账的,而转账的原因是小卖部的老板说让孩子把钱存在她那,等用的时候可以返还给现金,这不是胡扯吗?
小女孩家长发现后向小卖部讨说法,双方发生争执,后在警察介入后,小卖部老板退回3.5万元,事情得以解决。
一、小卖部老板有诈骗之嫌疑。
未成年人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,遇大额消费时,小卖部老板应谨慎而行,这位小卖部老板认识小女孩的母亲,未尽告知和提醒义是,反而一次又一次怂恿、纵容小女孩往会员卡里充值,然后将卡里的余额以现金方式取出给小女孩消费,小女孩用这些钱到别处买各种玩具、小物品,或送同学,或寄存在小卖部。
可以说,小卖部老板为了一己私利,诱骗、帮衬小女孩通过大人手机不断充值,以达到谋利之目的,主观行为上存在诈骗之嫌疑。
如律师所言,该行为涉嫌诈骗罪。
做生意为了赚钱没错,但不能什么钱都赚,什么人的钱都赚,要挣良心钱,不要赚昧心钱。让一个孩子在你一个小卖店花4万多块钱,你难道不知道她是没有行为责任能力的吗?这钱就这么好挣?
正好今天还看了另一个新闻,在温州一个流浪大爷,用手绘的搞笑版钱币去常去的面馆买面条,帅气的老板每次都会“笑纳”,还嘱咐店员“只要大爷来,不管他有没有钱,都要给他东西。”
两相对比,同样是做生意,同样为赚钱谋杀,境界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?做生意的前提,是先要做好一个人啊!
二、家长有疏于管教之责。
长达半年时间里,小女孩数十次充值,为何始终发现不了?显然,父母、爷爷奶奶太粗心大意,对小孩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留意,对自己手机上的钱款支付明细麻痹大意,这样的马大哈家长,在本起事件中也要承担疏于管教之责。子不教,父母过。家长在责备小卖部老板的同时,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过失,检讨自己的粗心大意。
三、保管好移动支付软件上的支付密码。
现在微信、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软件,都有小额免密支付功能,扫一扫就能免密支付,这个功能虽便利却有隐患。由于小孩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父母手机,手机在小孩手上可能远离父母视线,而现在的小孩对手机功能的使用很熟悉,这就给了小孩可乘之机。
这些移动支付软件往往还绑定银行卡,如果支付密码让小孩偷看到,尽管设置了密码支付,小孩仍可能乘父母不备偷偷扫码支付或充值。比较保险的做法是设置成指纹支付加密码支付双重保险。
此外,大人应留意自己微信钱包、支付宝账户、银行卡上的余额变化,查看每一笔支出明细,做到心中有数,一旦有疑问就要立即了解清楚。
四、教会小孩树立基本的金钱观。
让小孩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,树立正确金钱观,不乱花钱,不乱购物,花钱先征求父母意见,得到同意后才能做,否则要严肃批评。
平常要多关心小孩,多和小孩谈心,对小孩的正当要求要予以满足。让小孩清楚,合理的花钱要求父母会支持,乱花钱、偷着花钱要挨惩罚,这样也能减少这类问题发生的概率。
相关文章